|
中国石油资讯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作者: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9
吉林油田公司积极培育适合自身特点的“撒手锏”技术,上半年在二氧化碳驱油、二元驱和调驱三项试验中均获得重要进展。
二氧化碳驱重大开发试验有效推进。二氧化碳驱油是近年来发展应用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高含水、低渗和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吉林油田科研人员通过深化油藏研究,科学调控注采关系,确保先导及扩大试验效果。这个公司结合乾安采油厂黑59先导试验区特点,采取适当提高单井注入量,控制产气量高井流压等注采调控措施,19口可对比井日产油达48吨,与水驱标定30吨对比,提高幅度达到60%。
红岗二元驱试验获得阶段性成果。吉林油田科技人员结合红岗采油厂地质条件开展研究工作,累计注入地下孔隙体积0.387PV。注入压力逐步上升,启动压力明显上升,波及体积整体呈现扩大趋势,产出液中聚合物浓度较低。
扶西17—19区块调驱试验增油效果明显。扶西17—19区块位于扶余油田,吉林油田科研人员结合实际,初步建立优势通道识别技术,形成动态调整和静态设计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技术;结合油藏特点和各体系优点,优选三大类调剖体系和两大类调驱体系;优化简化井筒工艺和地面配套工艺技术,大大提高质量和效率;建立调驱注采双向协同调控技术,初步形成自主研发的调剖体系;初步构建调剖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到6月末,这一区块已累计注入总量39.8万立方米,开发指标与调驱前对比,开发效果日益显露,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等开发指标持续向好,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得到明显改善,自然递减率减缓18.85个百分点,累计增油6133吨。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国际能源网 18分钟前
国际能源网 21分钟前
国际能源网 23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