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资讯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孔军
时间:2012-10-13
国际能源署(IEA)周五公布报告称,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如果计划中的所有冶炼产能扩充项目都得以实现,中国可能成为新的石油产品出口大国。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在周五的能源市场中期报告中指出,目前已经是产能扩张而不是需求的下降导致了亚洲和中东地区国家石油产品出口的增加,中国,印度和沙特则是主导着这一市场趋势。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如果(中国)所有的计划中项目全部完成,同时需求的增长和我们所预期一致地放缓,受益于中国公司在国际炼油,储存,终端和物流等领域的开拓,中国可能会成长为——至少是一段时间内成为新的石油产品出口大国。
报告指出,全球原油冶炼厂蒸馏产能,也就是CDU产能会在未来五年增长每天700万桶,超过了原油的需求增长。主要发达国家的产能收缩只能部分抵消发展中亚洲国家产能的扩大,这其中中国和中东国家是主要的力量。
报告表示,作为全球产能增加的结果,冶炼产能利用率会从2006年到2008年的83%降到2017年时79%的均值水平。报告称,“为了回到2006年到2008年的产能利用指标,相比当前已经被公布的拟建项目规模,蒸馏冶炼产能需要额外关闭每天440万桶,或者是将相当规模的项目延迟。”
国际能源署报告强调,发达国家经济体,特别是欧洲将是全区性冶炼产能扩张的大输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需求的持续萎缩会导致2017年之前的更多行业整合。”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