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资讯

胜利油田:整治油气管道隐患要善用“法”术

来源:

时间:2015-02-05

为遏制打孔盗油等涉油违法犯罪活动的多发势头,1月30日,胜利油田与东营市联合召开油气管道安全整治工作会议,决定开展历时11个月的输油气管道安全整治专项行动,以联防联治的高压态势,坚决关闭取缔非法涉油厂点,沉重打击涉油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胜利油田这一举措抓住了油气管道隐患安全整治的要害。输油气管道安全工作历来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头戏”,同时又是石化企业安全管控的“老大难”。长期以来,少数不法犯罪分子受利益驱动,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破坏油气田的易燃易爆设备,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如枣庄市薛城区杨某等4名盗油分子购置打孔工具,在管线途径之处租赁民房,以经营“种子农药化肥饲料”为掩护,偷挖地道打孔盗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对“油耗子”之猖獗,不依靠地方政府施以重拳,不足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笔者由此想到,油气开发靠技术,整治隐患得靠“法”术。这“法”术,就是依法打击盗油偷气犯罪行为的“铁手腕”,就是依法维护油气管道本质安全的治本良策。笔者认为,胜利油田与东营市的联防联治行动,就是一把企地联合整治油气管道隐患的“杀手锏”,一组打流窜、摧团伙、追源头的“组合拳”,一张确保油气田安全生产的“防护网”。石化系统的油气田生产单位不妨借鉴胜利油田的做法,切实加强油地合作、政企联动、企警配合,制订详细的隐患整改方案,修订周密的应急预案,完善重大险情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突出抓好案件攻坚,突出抓好非法涉油厂点整治,突出抓好管道沿线管控,突出抓好法制宣传,建立企地法治建设体系,落实油气管道联防联治,以油地的协同作战让“油耗子”无处藏身,以政企的齐抓共管让“油耗子”成为过街老鼠,以企警的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依法治企、从严管理、安全生产、提质创效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