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资讯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杨文礼
时间:2015-03-10
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15个地(市)61个县的长庆油田,有各类油气场站上万座,各类生产井5万余口及油气集输管线5万多公里,有钻井、试油气压裂、地面建设等队伍3000多支,30多万人的规模,每年要完成钻井8000多口,井下作业近5万井次,完试油气井6000多口、1万多层次。
面对如此超大的工作量,怎样保证油气田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长庆油田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地面到地下到人身”的安全生产立体监管模式,保证了油气生产的平稳运行。
八条管理线加长“安全带”,实现“管人管事必管安全”
“某区土质疏松,易出现塌陷滑坡现象,布井修路要避开危险地带”“某井储层压力高,钻井试油前必须制定好相关井控防范措施”……这是3月5日,记者在长庆油田2015年一份探井部署方案上看到的内容。
“探井部署上看到安全工作的内容,只是个例。”长庆油田安全环保处处长朱国君说:“8个HSE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但让‘管业务必管安全,抓生产必抓安全,讲生产必讲安全’的要求在每一位管理人员面前‘立纲上线’,而且落到了实处。”
朱国君所说的8个HSE专业委员会,是长庆油田按照油田的不同业务类别,从勘探到开发,从后勤管理到基础管理,建立的能覆盖油田所有工作的八条安全管理线路,内容包括勘探、油田开发、气田开发、生产服务、钻井工程、地面建设、矿区服务、企业文化及基层建设等。8个HSE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实现了各个专业日常工作同安全工作的“捆绑”运行。
成立组织是基础,工作落实是关键。长庆油田给每个专业委员会制定“一岗两责”的具体内容,明确每个委员会在安全管理上必须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同时,每个委员会还分别由油田公司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担任主任,在各专业委员会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安全工作被列为重要内容。
安全管理新机制的建立,使安全管理由以前的主管领导和业务部门抓变为现在的领导个个抓,各行各业抓,人人抓,时时处处抓。无论哪一路工作,运行中“管人管事必管安全”不仅变成现实,而且成为常态。2014年,由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安全生产大型大规模专项检查就达20多次,临时抽检查队伍3000多队次,检查站点2.6万多次。
五张监督网做宽“安全带”,做到“有违必反有患必纠”
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长庆油田针对点多、线长、业务杂、施工队伍多、高危高风险作业多等实际,着眼于实现本质安全的长远大计,积极探索“监管分离、异体监督”新路子。
长庆油田通过建立“油气生产、工程技术作业、地面建设、井下作业、社会组织”五大监督网络,实现了对“油气开发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作业现场、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目前,值守在千里油气区负责不同作业种类的专职安全监督、监理人员达3000多人。
日常油气生产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分区域靠前设立14个安全监督站的基础上,长庆油田监督人员把大到施工场点、大站大库、重大危险源,小到一个井场或一辆车的行车安全都作为纠违除患的重点,坚持“日常生产天天查,重点时期集中查,季节变化跟进查,关键部位盯着查”的不间断检查方式,2014年近300名安全监督检查生产站点25万多个,每人每天平均检查站点2个以上,从源头上根除了各类隐患露头的机会。
在油气田钻井、试油试气、地层压裂、测井、录井等工程技术作业中,预防井喷井涌、防止人身伤害显得非常重要。长庆油田组织了由长庆、川庆和长城3个监督公司组成的有1000多人的监督队伍,常年驻守一线作业现场。按规定,监督人员在平时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还要做到重点工序有驻井监督,关键工序有旁站监督,保证隐患监督无死角。
地面建设、井下作业监督系统的监督人员,实行“分片分井,责任到人”的办法,促使每年的地面建设工程全部能实现一次投产成功,每年7万多井次的井下作业均能保证安全作业。
在健全油田内部监督网络、发挥内部监督人员作用的同时,长庆油田公司主动借助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及庆阳、榆林、延安、鄂尔多斯等地(市)及各县的安监局、环保局的社会监督力量,与他们定期沟通,积极合作,形成安全环保监督“内外齐抓”的联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
制度保底线共织“安全带”,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小心茶水烫了孩子!”“看孩子哪里去了,外面天黑,不要乱跑……”这是2月18日,大年除夕,正在采油一线跟员工吃年夜饭的长庆油田采油九厂彭阳作业区经理王尊天,看到一位小孩活泼好动,不时地提醒家长以防意外。
同王尊天一样,在长庆油田,“处处想安全,事事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安全理念,不仅体现在生产和作业现场,而且已融入了每一位员工工作生活的全过程。
员工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能实现由“被动保护到主动预防”,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应归功于长庆油田安全文化上的以人为本。
长庆油田认为,从企业角度看,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监管等于将“安全带”系到了员工身上,关键时候起到保护员工的作用。而从员工自身看,要保证员工的安全,还必须从员工自身做起,让员工人人都能在内心系上一条永不松懈的“安全带”,这才是企业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理念、从根本上深化员工对安全的认识、让员工时时处处都能自主自觉想安全注意安全的同时,长庆油田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下功夫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靠高的技能素质保证每一个岗位的员工能干事、会干事、干安全的事。另一方面,长庆油田靠健全安全管理监督考核制度来约束,建立起每个员工都“不违章,不敢违章,违章不起”的考核制约机制。
出一起事故就要追究管理、监督、操作三方面人员的责任,成为铁规;安全责任不落实,相关责任人比同级别人员少拿30%至40%的业绩奖励,成为现实;安全考核不过关,在施工关键环节叫停整改或直接取消在油田的施工资格者更是大有人在。2014年,长庆油田清理不合格的井下作业队伍15支,清理不作为的安全质量监督人员12名。
无缝管理,无盲点监督和严格的制度约束,促使油田从上到下全员携手,共同织就了一条牢系在千里油气区、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员工心上的“安全带”。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