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资讯

中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油藏研究“钉钉子”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15-03-31

今年以来,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油藏研究“钉钉子”,打基础,油气生产运行平稳,日产水平均超剩余日产运行。

2015年,采油一厂原油产量下调9.5万吨,自然产量却不降反升,老井开发、递减指标要求更高。在措施挖潜空间减少、井况日益复杂情况下,以“达不到效益增油量的措施坚决不干”衡量,今年措施工作量将明显不足,措施产量完成难度很大。

“只有深化油藏认识和基础研究,才能找到成本较低的油藏开发路径,实现油藏开发质量的提升。”面对严峻的油藏开发形势,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马洪涛坦言。

在油藏研究上发扬“钉钉子”精神,成为了技术人员们的共识。

2月16日,采油一厂TK951H井井筒注入介质激动,焖井三天后起抽,含水由注水前的98%,逐步下降至60%,产量由不到1吨上升至20吨,短短一个月时间累计增油达到240多吨。

采油一厂塔河一区、九区碎屑岩油藏为强底水砂岩油藏,具有油层厚度大,底水能量强的特点,油藏开发的过程就是与底水能量博弈平衡的过程。以往底水砂岩油藏开发对象多笼统针对整套油砂体,开发方式没有及时随着剩余油变化而进行调整,导致油井水淹矛盾突出,单井剩余油挖潜难度逐年增大,增油效果逐渐变差。

采油一厂从前期碎屑岩开发中“怕水”、“堵水”向 “引水”、“治水”转变,以“效益型”思维拓展剩余油挖潜方式,在6个井组开展“相控砂体”剩余油挖潜,已增油5000多吨。

与此同时,采油一厂针对九区奥陶系,实施差异化降压稳产开采政策,开展提气和优化间开井工作,日产气能力增加6.5万方。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