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资讯

中石油长庆油田科技创新为稳产注入动能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02-19

记者2月15日获悉,2015年,长庆油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得授权专利245件。

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油藏类型多等实际情况,长庆油田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吸收利用实用技术,创新发展特色技术,形成长庆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系列。针对特低渗透油田创新延长组下组合源下成藏理论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浅水背景下砂岩储集体广泛发育的新认识,扩大石油勘探面积3.5万平方公里;创建以“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水平段垂直于裂缝方向的五点和七点注采井网”精细分层注水为核心、在特低渗油藏复杂渗流状态下有效驱替井网系统,建成华庆、合水、马岭和姬塬4个水平井规模开发区;首创特低渗透油藏“细分单元、精细注采调整”,控制裂缝水淹井含水率上升,并结合精细注采调控、空气泡沫驱、驱合物驱等稳产工作,长庆油田自然递减率由13.2%下降至12.4%;创新形成油田“水力喷砂分段多簇体积压裂、速钻桥塞分段多簇体积压裂、EM30滑溜水压裂液”为主体的新型水平井分段多簇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了射孔、封隔、压裂一体化,单趟管柱最高分压12段。

在致密气藏勘探开发中,长庆油田创新应用以砂体带精细刻画为核心的“甜点区”优选关键技术,发展了地震“弹性参数交会技术和叠后频率域属性流体检测技术”,首创了“多层系大井组规模有效开发技术”,实现了气田开发集群化部署、工厂化作业;自主研发以速度管柱为代表的排水采气关键设备及工具,形成了“以泡排为主,速度管柱、柱塞气举、气举复产为补充”的排水技术系列,并实现规模应用,使排水采气技术适用范围下限由5000立方米降至3000立方米。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