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人物

巴比伦走出的中国石油人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张军

时间:2017-07-18

 
90964_685661
 
作为优秀员工,Zaidoon欣喜地在铁人塑像前留影。 
 
    来自巴比伦的Zaidoon(中文名叫载东,寓意着承载东方文化),现在是中国石油伊拉克艾哈代布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巴格达办公室副主任,他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1年前。
 
    2006年,面对国内战乱,Zaidoon选择到与巴比伦有着同样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中国厦门华侨大学留学。
 
    一句中文也不会的他,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机场人员帮他订好宾馆、画好地图,并把他送到大巴车上;饭店免费提供厨房让他烹制伊拉克食物;年长的房东像妈妈一样陪他到公安局做担保;同事请他回老家一起与家人过春节……一说起这些,Zaidoon就有些激动:“中国人太好、太善良了,他们就像我的家人,我喜欢中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作为志愿者,他主动去献了血。
 
    2009年回国后,凭借在中国留学做兼职时积累的采购物流经验,他在一家通信公司找到了待遇不错的工作,但想要到中国公司工作的愿望从来没有变。2010年,在一个互联网峰会上,他得知中国石油在哈法亚油田要招聘一名采购物流人员,就立即投了简历,并幸运地收到了面试通知。
 
    Zaidoon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驱车400多公里,从巴比伦赶到米桑省的哈法亚项目进行面试。前台却说,面试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失望之余,他反复让前台帮他与人事部确认,并讲明了自己的情况。也许是他的坚持,中方人事经理出来与他交谈后才得知,通知他来面试的是中国石油的另一家子公司。Zaidoon走错了办公室。
 
    误打误撞,会说汉语又熟悉采购业务的Zaidoon成功应聘为中国石油哈法亚合同采办部的助理,成为一名中国石油人。项目初期,他经常从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12时,有时候一天只睡几个小时。他与团队一起圆满完成了272公里、直径为42英寸的管线清关、运输,且没有产生任何滞港费,顺利推进了项目的执行。
 
    凭借良好的沟通能力,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工作业绩,2012年,Zaidoon被评为中国石油“年度优秀员工”,职务也一步步升为总裁助理。他说:“跟中国石油人在一起,我学会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方法,能够将工作化繁为简,抽丝剥茧地解决问题。大多数的时候,我更像一个中国人。”
 
    他经常跟周围的村民说,中国石油来了之后,村子里通了新公路,村民们盖了新房子、买了新车,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在工作,中国石油给孩子们建了新教室,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如今,Zaidoon调到艾哈代布项目,负责人员签证、劳务许可、采办清关运输等事务。他感慨与中国石油的缘分:“我愿当一座桥,连接中伊两国人民。家人都为我能在中国石油工作而骄傲。”
 
    已经有3个儿子的Zaidoon对未来充满期待:“我希望能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石油员工,希望我13岁的大儿子将来能到中国留学。”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