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8时,“苏瑞159”轮满载青岛炼化含70%异丁烷的液态烃,缓缓靠泊金陵石化1号码头。该批原料的及时到厂,缓解了该公司新开工的异丁烷装置原料紧张局面,装置负荷可以正常提升,这是中石化统销优势拓展系统液态烃资源互供的又一案例。
得知金陵石化国内第一套异丁烷装置原料不足,总部炼油事业部多次进行专题协商,商讨系统内外企业异丁烷资源定点供应方案。炼销公司立即寻找系统内外异丁烷原料,协助寻求相关炼化企业的支持;找到对应企业后,炼销公司随即联合相关企业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精心对接计划,优化物流供应,在较短时间内协调到青岛炼化、武汉分公司、中韩乙烯、扬子石化等单位的异丁烷原料供应。
青岛炼化在较短时间内备好了含异丁烷的液态烃资源,打通了出厂流程,协调青岛港预留靠泊码头,确保货轮及时靠泊装货。武汉分公司积极协调中韩乙烯做好管线置换,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扬子石化完成装置停工检修开工后,及时组织异丁烷原料生产和管道输送,确保及时供应,保证了金陵石化的生产之需。目前,这些单位的原料正陆续发运到厂,新装置生产已没有后顾之忧。
该公司总经理张春生说:“正是在总部的关心下,在炼销公司和兄弟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异丁烷装置一次开工成功后才得以满负荷运行,中石化一体化优势不仅解决了公司生产所急,而且推进了企业效益的提升。”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