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个月,茂名石化持续深化精细管理,努力提高乙烯装置优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效。该公司在中石化总部乙烯装置指标竞赛中扛下18面红旗,勇夺第一,红旗数是第二名的两倍。
盯紧目标,实时优化,确保装置处于最优状态。今年初,茂名石化给裂解车间下达了要完成119万吨乙烯的奋斗目标,要想完成这一目标,每天需要生产3260.3吨乙烯。目标明确后,裂解车间通过每天跟踪产量,对日产量达不到目标值的,组织车间骨干进行深入查找原因,找出系统瓶颈,并努力进行攻关,确保日产量达到3260吨以上。车间值班人员每4小时在微信群发布一次两套裂解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实时跟踪装置生产负荷、乙烯产量、系统瓶颈,并针对性的找寻应对措施,保证装置时刻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着力优化,各显神通,实现降本减耗。茂名石化裂解装置的能耗、损失率近年来一直排名中石化前列,1月至4月份,这两项指标连续扛回红旗。裂解车间非常重视优化工作,在降低能耗、减少装置损失率方面制定了多项优化措施。裂解炉是装置的能耗大户,为了提高裂解炉的运行水平,降低裂解炉能耗,裂解车间在班组间开展了“红旗炉”竞赛。他们通过加强对裂解炉烧嘴的维护,并清理了燃料器聚结器,确保了裂解炉热场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加强对氧含量、进料偏差、稀释比、文丘里压差等关键参数的跟踪、调整,保证裂解炉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通过优化HB-103、HB-106炉的运行周期分别达到90天、93天,比平均周期分别提高了10天、15天,减少了烧焦次数,降低了装置的能耗。
急冷系统的稀释蒸汽发生系统是中压蒸汽的消耗大户,优化急冷系统的操作,降低外补中压蒸汽量对降低装置的能耗意义重大。为此,裂解车间成立了急冷攻关组,攻关组员们围绕降低外补中压蒸汽想出了很多“金点子” 。他们通过优化急冷油系统的操作,提高急冷油塔釜温;优化急冷油换热器的清焦前的工艺处理及清焦方法,缩短换热器检修时间;加强急冷油过滤网的维护,努力提高急冷油总循环量。攻关组成立后,急冷油总循环量由3650t/h提高到了3980t/h,外补中压蒸汽量由55t/h下降至48t/h,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凝心聚力,想方设法,提高乙烯产量。为了完成产量任务,裂解车间上下团结一心,群策全力,想出了很多提高乙烯产量的妙招。针对2#裂解装置原料结构不佳,甲烷氢偏多,导致裂解气压缩机CB-301出口压力偏高的问题,车间想出了在甲烷氢压缩机CB-402入口增加管线至燃料气系统的好办法,解决了CB-301出口压力偏高的运行瓶颈,每天约增产乙烯40吨。石脑油原料的质量不稳定,组分变化大,车间安排裂解炉区的工艺员紧盯原料的变化,并根据原料的变化,及时调整裂解深度,保证高附收率处于最优水平。1#、2#装置间有一条富乙烯气的互送线,当其中一套装置有裂解炉切换时,可以通过互送线优化分配富乙烯气进两套裂解装置的比例,将裂解炉切换对乙烯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车间全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乙烯产量日均达到3264吨,完成了预期目标。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