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藏工程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11-13
注水替油技术:
将油藏中的采出水无害化处理后循环注入油藏,补充地层能量,同时利用油水密度差形成重力分异实现油水置换。自2005年该技术首创以来,累计注水7240万立方米、增油989万吨,提高采收率3.2个百分点。
注气替油技术:
在塔河油田开发过程中,缝洞型油藏的溶洞顶部有大量剩余油无法开采,被称作“阁楼油”。注气替油就是利用氮气与原油的密度差,将氮气注入地层后,利用气顶原理逼出聚集在溶洞顶部的“阁楼油”,使单纯注水难以驱动的难动用储量得到高效开发。该技术于2012年首创,已累计增油超740万吨,阶段提高采收率2.5个百分点。
建模数模技术:
通过实施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精细刻画储层内部细节,摸清剩余油富集规律。目前,已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52个、数值模型49个,39个重点单元数值模型覆盖率达到100%,为塔河油田增储上产打牢了基础。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