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钻井工程

“璇玑”首次在国内陆地油气田商业化应用

来源:石油圈

时间:2023-11-30

近日获悉,中国海油自研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璇玑”系统(以下简称“璇玑”系统)探边工具助力渤海湾某陆地油气田水平井段成功作业,油层钻遇率达100%,标志着中国海油探边地质导向技术首次在国内陆地油气田完成商业化应用。

“璇玑”系统的研发成功是我国石油钻井、测井领域一项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是大幅降低油气田开发成本、高效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随钻探边工具DWPR(Directional Wave Propagation Resistivity Tool)采用业界首创的双斜正交和轴向收发天线组合,能显示井眼周围最远6.8米的地层结构和储层物性变化情况。

▲配套的探边地质导向技术

在钻井中,通过该项技术获取的数据联合自研的专用地质导向软件WPS(Well Placement services),根据多条方位探边信号反演得到高清地层成像,实现地质导向闭环控制。与传统的随钻技术相比,可主动精准捕捉地层岩性、物性和局部构造变化,极大提前了储层边界的监测时间,实现了环井眼360度的可视化地质导向。配套研发的探边地质导向技术利用近10种反演算法,能够实时获得不同地质条件下,在钻井眼到井旁岩性和流体边界的距离,指引轨迹在油层最佳位置钻进,解决了传统技术井眼轨迹控制难、有利储层钻遇率低等问题,整体性能指标优异,被天津市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应用后能够大幅提高单井产量,有效增强开发效果,为油气采收率提升及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本井应用案例

进入新地层后,探边显示轨迹位于电阻率8-10欧姆的差油层中,距离顶部泥岩盖层仅有1.2米,并且下部高阻层界面清晰。地质导向工程师随即建议客户发出降斜指令,使轨迹远离差油层,进入电阻率20欧姆以上的优质储层。依客户要求,在钻进过程中结合探边显示,精细调整轨迹控制距盖层1.5米左右,避免底部水淹风险的同时又保证了油柱高度,满足客户后期配产需求。

中国海油探边地质导向技术首次在国内陆地油气田商业化应用的成功,将有效助力我国油气田高端技术全面国产化,极大提高对复杂油气藏和边际油田的储量动用能力,为国家的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