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行业研究

CCUS遇冷?!石油巨头们咋了

来源:石油圈

作者:率直

时间:2024-03-25

在许多国家,关于CCUS的辩论进入白热化。

去年还在大举发展新能源、大肆收购CCUS技术公司的石油巨头们,一部分在“内卷”的路上越“卷”越远,一部分却突然反戈相向、挥刀断尾。

不仅如此,石油圈梳理发现,一些国际上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对能源转型、CCUS技术的可行性都提出质疑,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抵制。

一时间,“碳捕手”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是“躺平”还是“卷下去”?国外CCUS为何突然遇冷?事实本该如此吗?

01. CCUS遇冷!反戈相向的石油巨头们


埃克森美孚在斥资49亿美元收购了一家CCUS公司后,便表现出对碳捕获和储存业务的担忧,于是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近年来少有的裁员。

壳牌也表现出同样的困惑,近期,壳牌在宣布削弱2030年碳减排目标时指出,公司“对能源转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英国石油公司BP,则在2023年年初就悄悄降低了减排目标,理由同样是“向清洁燃料过渡的不确定性更大。”

据路透社消息,国际石油高管们最近在一次重要能源会议上的讲话,更是使“能源转型及成本”的辩题越来越分裂。

埃克森美孚高层表示,由于目前成本高昂且缺乏市场激励措施,他们不相信CCU/CCUS“一定是能源转型的正确解决方案”。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指出,替代能源尚未表明它可以在当前需求或价格下取代碳氢化合物,他甚至否认了国际能源署(IEA)关于2030年石油需求峰值的预测。

其他石油公司也基本赞同他们的观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让·保罗·普拉特斯表示,谨慎应该压倒仓促。

壳牌高层人士指出,可再生能源、碳捕获或氢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品都无法取代石油和天然气。在国际能源署(IEA)的压力下,尽管这些石油巨头都重申了“到2050年成为净零能源企业”的承诺,但目前面对主要石油生产国减产可能带来的石油危机,以及俄乌、巴以冲突的地缘政治压力,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涉及的能源安全与帮助世界减碳同等重要。

相反,道达尔能源则大手笔收购了专注于CCUS技术和应用的美国公司TLCS(Talos Low Carbon Solutions ),从而正式接手美国最大的近海和陆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交易完成后,道达尔能源将拥有该项目25%的股份,其他股东,雪佛龙占股50%。

道达尔能源高层高调表示,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道达尔的炼油厂和石化资产,有助于减少直接排放, 对公司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02. 技术缺乏有效性?陷入巨大争议的“碳捕手”


事实上,CCUS技术的可行性早已陷入非议,首当其冲的是这项技术的有效性。

2022年9月,澳大利亚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一份报告中,分析了全球13个CCS项目的表现,结论是大多数国家碳捕获项目的运行效果都远低于预期。

例如,雪佛龙公司在西澳大利亚斥资21亿美元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CCS项目—Gorgon,实施五年后,该项目却还没有完成碳捕集目标的50%。因此,雪佛龙不得不在2021年的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中,额外花费2亿多美元购买碳税去抵免。另外,埃克森美孚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舒特溪的LaBarge工厂,其碳捕获的产能表现落后于目标约36%。

同时,CCUS的“经济账”也不好看,其综合成本远高于可再生能源部署价格和世界各地的碳价。(关于CCUS的成本之困,石油圈曾在2022年发表过分析文章)

2023年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美国捕获每吨二氧化碳可能要花费1000美元,最乐观的估计是每吨300美元。这就相当于在燃煤发电成本上增加30美分/千瓦时,或者在天然气成本上增加15美分/千瓦时,碳捕捉的成本远高于市场上的碳价。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报告认为,只有当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的总成本降到25~30美元/吨时,CCUS才可能大规模推广。

麦肯锡更是在2023年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CCUS的吸收量需要从目前的水平扩大120倍,每年捕获的二氧化碳增加到至少42亿吨,才能保证各国在2050年实现净零承诺。

对CCUS技术推广更为不利的是,目前太阳能、风能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但CCUS的成本降速、融资速度都未达预期,这使得这项技术很难满足未来的目标需求。

同时,因为碳捕获中二氧化碳必须与氧气、氮气和甲烷等其他气体分离,尽管目前还没有太多官方数据支撑,但这一环节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全球能源咨询公司Xodus的一份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注入北海的CO2量将相当于目前从该盆地提取的天然气量。但报告同时指出,这种规模的碳捕获、利用和封存将需要约100个水库、超过7500公里的新管道以及数10个陆上排放捕获和收集站。

03.CCUS仍是最佳选择!但要考虑优先级

CCUS技术争论不休。

尽管这项被称为“最火碳捕手”的新兴技术,正因为成本造价高、运行效率低、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遭遇有史以来最激烈的诟病,但从技术本身看,CCUS仍是“碳中和”的最佳选择。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未来,化石燃料仍然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将占全球总能源消费的约80%。

在石油行业,与采用传统水驱油方式最高可提高的5%的采收率相比,即便以现有碳捕集储量和浓度估算,CO2驱油仍具有颠覆性优势。据美国“先进资源国际公司”统计,美国最大的CO2驱油项目(Texas)从1972年开始注气,到现在50多年,提高采收率约26%。美国第二大CO2驱油项目(Texas)从1983年开始注CO2,提高采收率24%!

其他能源方面,来自水泥、石化、钢铁行业的部分碳排放仍然无法避免,这就仍然需要CCUS技术去抵消。

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前主席Adair Turner给出了相对理性的见解。“当我们考虑如何实现净零目标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实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二是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但用CCUS来抵消。我认为,合适的平衡组合是实际减排占到85%,碳捕获和储存负责剩下的15%。”

他认为,CCUS这类技术仍是十分必要的减碳手段,但需要考虑优先级。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