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藏工程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马聪 李凯
时间:2024-04-25
截至4月19日,新疆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自主创新研发的强非均质砾岩油藏“堵、调、驱”一体化技术已在新疆油田七中区克下、六中东克下等7个强非均质砾岩区块应用,累计增油达29.71万吨,控水增油效果显著。
强非均质砾岩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极易形成窜流通道,导致驱替液低效或无效循环,难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2018年开始,新疆油田采收率研究团队针对砾岩油藏调剖调驱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难点,从窜流通道定量识别、堵调驱配方体系优化、堵调驱相关配套技术方面开展研发攻关。
目前,科研团队已自主创建了砾岩油藏无效水循环通道及剩余油量化分级技术等3项关键技术,首次创建了砾岩储层不同级别窜流通道调剖调驱配方匹配图版,形成了集“地质静态、生产动态、数值模拟”于一体的通道量化综合表征方法,研发了适应复杂通道的堵调驱配方体系,建立了“选井—预警—跟踪评价”等配套技术。这套创新技术相当于在油藏中安装了液流转向的“智能开关”,在高渗区域不断触发“OFF键”,在低渗区域不断触发“UP键”,实现双高油藏稳油控水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新疆油田中高渗、低渗、高黏主体三类砾岩油藏。其中,针对七中区八道湾组I类中渗砾岩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扩大波及难的问题,使用新研发的配方体系,突破了传统凝胶类调剖剂注入性与封堵性无法兼顾的瓶颈,有效解决了地层深部大孔道“堵不住”的难题。27口油井增油降水见效率高达81.5%,在该区块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5.5个百分点。
新配方和新技术具有交联时间可控、强度可调、黏度可变、油藏温度矿化度适用范围更广的优势,对强窜流井组封堵平均见效率达8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