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资讯

提前两年实现“七年行动计划”目标!中国海油如何做到?

来源:中国海油

时间:2024-07-10

“主力军”立潮头

——中国海油大力实施国内油气

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述评

增储上产目标,是衡量一个能源公司发展活力,乃至发展信心最可量化的指标之一,也是油气业务发展质量最直观的呈现。

前不久,在中国海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暨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专题座谈会上,一组过去五年公司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数据格外引人瞩目——

国内油气产量提前两年

实现“七年行动计划”目标

国内海上原油增产量

超1300万吨

占全国原油总增量比例超60%

为我国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

并保持稳产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国有能源骨干央企,如何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怎样更好激活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能?记者透过海洋油气这一重要能源增长极,一窥增储上产“主力军”深耕“主阵地”、打好“主动仗”的探索与实践。

担当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作为增储上产“主力军”,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油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油气净产量持续强劲增长,实现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总增量70%以上。

翻开历年的经营业绩,这已经是中国海油实现“70%”目标的第四个年头。对于传统能源行业而言,稳产已非易事,增产则更加困难。

放眼全球,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能源市场剧烈震荡,全球能源供给版图深度重构,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挖掘增产增供潜力,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审视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已向万米深度、纳米尺度发展,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总体潜力较大,但也面临寻找整装优质储量难度加大、在生产老油田稳产难度加大等难点痛点问题。

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可能为可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是中国海油掌控变局、盘活困局、制胜全局的关键和努力方向。

深刻思考后,是卓见成效的持续做功。

2019年至2023年,中国海油国内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完成“七年行动计划”同期指标的104%和143%,在国内近海发现7个亿吨级油气田,国内陆上发现2个千亿方大气田。

五年来,公司国内近海累产原油超“七年行动计划”目标1200万吨,渤海油田建成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顺利投产,南海东部油田提前三年上产2000万吨,中联公司煤层气日产水平跃居国内第一。

可见在深入实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和“四个中心”建设的牵引下,中国海油正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跃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

4月以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前往增储上产各片区进行工作调研,深入天津、深圳、新疆、湛江等地,进实验室、入建造场地、下车间场站、看生产线,所到之处无不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一主题。

4月1日至2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赴驻津企业开展工作调研时强调:全力推进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这件事不能歇脚松劲,”调研时,汪东进谈到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下步工作时说道,“要勇担重任,全力增储上产,力争原油、天然气量质齐升,推进油气勘探再提质、产能建设再提速、开发生产再提效。”

攻坚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困难与挑战时常结伴而来,推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道路上更是如此。

勘探难。走老路就难有出路,一味墨守陈规只能“坐吃山空”。

开发难。好吃的肉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如何打破困境、跳出困局,关键在于能否从眼前的“危”中把握未来的“机”,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回顾中国海油的“主力军”之路,每一步都很关键。

向更深。想要持续向前,必然要打破舒适圈。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这是我国目前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超深水大气田,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

成果无法凭空取得。每一次向海洋更深处的探索,都是对认识、理念、模式、方法的重塑。从开平南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气田的勘探突破,到“深海一号”二期、流花16-2油田群的高效开发,再到“海基一号、二号”深水导管架、“海葵一号”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自主设计建造,中国海油敢挑千钧担、敢克深水险、敢闯硬核关、敢破新区难,不断为油气增储上产注入源头活水。

向更精。“再走别人走过的路,‘果子’都已经被摘得差不多了。”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潜山、低渗、稠油储量增长加快,亟待抛弃“向来如此”的惯性思维,打出一套另辟蹊径的全新招数,更好破除堵点难点。

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不断精细油藏认识,大胆突破原有认识体系,拓展新的认识边界,先后在浅层岩性、隐性潜山、深水深层、致密层、深煤层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国内近海发现渤中19-6、渤中13-2、垦利6-1、垦利10-2、渤中26-6、秦皇岛27-3和开平南等亿吨级油气田,国内陆上发现临兴和神府千亿方大气田。

向更新。创新是口“硬饭”,并不好嚼,要打破思维定式,不断突破固有天花板,还得边走边干,边改边看,因为新领域的探索没有既定的参照物。

中国海油组织实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聚焦深水深层勘探开发、“低边稠”油田高效开发、“双高”油田稳产等关键问题,攻关形成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挖潜、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高温高压、低渗油气田开发等技术,持续推进关键技术完善升级和推广应用,为中国海油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可靠科技支撑力量。

各个领域的创新探索也在持续推进。“深海一号”能源站、深水采油树等深水重器陆续入列,“海经”“海脉”等海洋地震采集装备更加精准先进,智能油田、智能工程、智能工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通过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国海油收获了别样的风景。

突破 :在摸索向前中寻找新优势

必须看到,想要实现持续的增储上产,不仅是某一点、某一环上的改变,而是贯穿生产全链条、全流程的革新,是站在全局、谋划全局的突破。

一个海域,6型标准化导管架,9型标准化组块,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海上平台建造组合,渤海油田“6+9”工程建设模式被誉为中国海油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新标杆。

“最早,发现100个油气田,就有100种样子的油田设施,每一次、每一环都要从头来过。”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有关同志介绍,后来有了“标准化”设计、“批量化”采办、“工厂化”预制,推动项目建设周期缩短30%。

变化悄然发生。2019年以来,中国海油党组大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实施,2019年到2023年,公司新建产能、陆地建造工作量均实现翻番。汪东进在重要会议上多次指出:“没有增加更多人手、投入更多额外资源,能够推进质的提升,这是中国海油的自我突破。”

如今,轻舟正过万重山,中国海油深入推进一体化变革,累计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重点项目近40个,推动探明油气地质储量的开发;加快“新优快”钻完井模式推广,综合提产率达130%。

这样在原有基础上的系统性突破,让增储更加顺畅有力,上产更加快速高效。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新阶段,亟待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上半年刚刚结束,汪东进前往中联公司开展工作调研,激励广大干部员工“要锚定建设陆上万亿方大气区目标不动摇,发挥好天然气上产主力军作用。”

作为能源转型中的“桥梁纽带”,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程中,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海油正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坚持“稳油增气、向气倾斜”,着力提升深水深层、非常规油气产能,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个万亿方大气区;推进江苏盐城“绿能港”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气化长江”“气化珠江”“气化运河”“气化沿海”等工程。“我们也在有序探索海上风电、天然气制氢、风光发电制氢、冷能综合利用、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业务,布局发展综合能源站,探索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有关同志介绍。

坚决扛起“主力军”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突破和奋进,更是一份使命和担当。以海油人的冲劲、韧劲、实劲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中国海油立下的“军令状”。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中国海油正凝聚全员力量,坚定信心、奋勇争先,勇立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潮头,以实干实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海油篇章。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