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相关企业资讯

西南油气田碳封存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吴潇 胡思琪

时间:2024-07-23

7月18日笔者获悉,西南油气田通过持续开展二氧化碳封存基础研究,明确了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类咸水层封存二氧化碳的适应性和局限性,极大丰富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理论,对明晰四川盆地二氧化碳封存选址、储层形成机理及开发过程中储层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川盆地开展CCS/CCUS产业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作为CCS/CCUS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减排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的方式。“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某种方式固定或隔离在地球的地质结构中,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西南油气田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三级工程师肖静雯介绍,“由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碳封存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二氧化碳在地下的‘安分’程度也就不同。”

二氧化碳矿化封存属于化学封存,二氧化碳溶于水与储层岩石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矿物沉淀,可以达到永久封存的目的,是最安全的封存方式。此次针对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的基础研究,目的是探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二氧化碳矿化封存的反应机理过程。

西南油气田在充分调研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四川盆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岩芯尺度到气藏尺度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明确了不同浓度二氧化碳注入特定地层后,储集岩和地层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及二氧化碳在储层中长期迁移的反应特征,明晰了二氧化碳封存机理和主控因素,以及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类咸水层封存二氧化碳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