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相关企业资讯

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加速推进CCUS数智化转型

来源:吉林油田

时间:2024-09-11

今年前8个月,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完成了613井次的运动仪、测控仪、电子眼“三件套”到只有测控仪和电子眼“两件套”的转型替代升级,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设备配置,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加速推进CCUS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硬件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氧化碳开发公司在硬件建设上持续发力,上半年,铺设光缆45公里,安防和视频监控设备安装16台,实现了井组光缆上线率100%,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这些硬件设施的升级,让信息传输更加迅速准确。

软件完善,赋能智能管控

今年6月,黑72区块平台4的生产动态信息已成功接入黑46循环注入站伴生气注入管控系统,标志着已建站控系统具备了井间站智能管控的基础条件。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分析,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软件系统的不断完善,二氧化碳开发公司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智能管控体系。

维护加强,保障稳定运行

为确保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个公司在维护力量上持续加强。今年前8个月,累计维修测控仪和电子眼1385台次,“两件套”上线率和完好率达到98%以上。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有效保障了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仪表校准,提升数据精度

通过优化简化仪表拆装、维修流程,集中力量超常规组织,上半年完成仪表校准、比对、检定2053台(套),V锥流量计检定对比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仪表应用的准确率,为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

物联网应用,引领转型新风尚

今年前8个月,利用“两件套”技术完成巡检发现事件1052个,发现不正常井295井次,诊断发现率100%,准确率86%。采油时率管控及监测达到98.3%,为历史最好水平。此外,40%的水井实现了报表无纸化,利用电子眼发现井场HSE隐患,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采油井自动启停井成功率达到95%以上,“两井”管理实现了从人工巡检诊断模式到物联网手段为主的有效转变。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