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资讯
来源:南海东部油田
时间:2025-05-13
南海东部油田
番禺11-12平台成功投用
这是我国首次应用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
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
其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
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突破
进一步提升了
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
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数智助力 高效解“稠”
番禺11-12平台是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项目(番禺11-12油田/番禺10-1油田/番禺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的核心设施,所在海域水深约114米,平台高150.8米、重约7000吨。
平台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相较传统开发模式,采用无固定人员值守设计,可大幅降低前期投资和运维成本。
番禺11-12平台所开采原油包括稠油,流动性较差、开采难度大。平台在搭载台风生产模式的基础上,集成了包括油气分离、加热、增压外输等智能化设备的稠油处理系统,可同时在中心平台和陆地操控中心进行远程操作,具备遥控测井、压井和恢复生产等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经济高效开采技术体系。
联合开发 智慧油田
作为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项目首个投用平台,番禺10-1平台自今年1月投用以来保持高效运转,已实施开发井5口,累计生产原油超4万吨。
番禺10-1平台通过一条52米的栈桥与番禺10-2平台连接,按照智能化、无固定人员值守、数字化标准设计,重量仅为常规平台的三分之一,设备数量仅为有人平台的五分之一,大量采用了智能阀门、仪表、控制系统等新型设备,可实现远程操作及台风模式下无人生产。
新建的番禺10-1平台与此前已投产的10-2平台相连,组成“双子星”。
番禺10/11区块联合开发项目新建番禺10-1、番禺11-12两座井口平台,联合开发3个油田,高峰日产原油近2000吨。
该项目已通过电力组网、5G通讯、海管海缆等数智化技术手段与番禺油田在役生产设施,实现多功能组网,形成集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于一体的智慧油田群,进一步促进数智化技术与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标志着我国海上油田智慧开发模式取得新突破。
番禺油田于2003年10月投产,现已建有7座海上生产平台和1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同时开发8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400万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