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相关企业资讯
来源: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2025-05-14
近日,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高效完成“深地工程”和兴1井酸化施工,最高压力116兆帕,入地总液量290立方米,该井井深7451.83米,刷新国内最深火山岩酸化改造纪录,也为四川盆地超深层火山岩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火山岩圈闭资源量约3000亿方,储层超深、高温、高压,具有“岩性复杂、裂缝欠发育、高孔低渗、连通性差”的特点。和兴1井是川西龙泉山知新场构造带第一口以峨眉山玄武岩为目的层的超深预探井,也是西南油气分公司规划建设的“十个千亿方资源阵地”之一。
该井位于龙门山推覆带,陆相地层裂缝和小断层较为发育,从雷口坡以下地层无参考井,并具有 "三高一低" 的显著特征,勘探开发难题很大。此次施工以评价测试层段的含气性为目的,获取相关数据资料,为下一步施工方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此次酸化施工挑战,作业团队充分研究该井资料,开展工艺技术及安全风险研讨,分析可能遇到的施工难点,逐一制定应对措施。在施工筹备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高效完成人员组织、施工方案优化、设备材料选型、井场布局等工作,3天时间完成压前准备,同比提速25%。开展设备全面排查,对关键部位进行复检保养,通过高压件信息化系统,优选高压管线,确保管线合格率100%,为超高压施工做好了准备。
在工艺技术上,作业团队根据此前超深、高压酸化井的施工经验,结合地层特点,采用了“甜点识别+快进快出+酸化改造”技术方案,优化酸化参数,优选低摩阻、低腐蚀酸液体系。针对玄武岩酸岩反应速度快的特性,采用 "高浓度盐酸+低粘降阻水" 复合体系,并通过实验优化添加剂配比,有效解决了高温下的流体滤失与裂缝扩展难题。
在酸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 “小排量试挤+控压酸化” 的方式,借助井下压力计,实时监测数据,灵活调整工艺参数,将施工压力精准控制在110左右,实现“低波动、高效率”施工。同时,通过阶梯式提压、降排量停泵模式,缓解局部应力过载,经过5小时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酸化施工。
针对超高压施工安全管控,按照施工流程,开展队长、班组长、员工“三级”确认,多层级逐一落实管线连接、设备状况、阀门开关等情况,确保全程受控。现场实施网格化管理,分为高压、低压、配套等多个作业区域,明确区域责任人,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为避免超高压突破套管极限,完善监测预警系统,细化压井程序,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合理配备安全防护设备,确保了安全施工。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国际能源网 4小时前
国际能源网 4小时前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 4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