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技术动态
来源:吐哈油田公司
时间:2025-07-07
吐哈油田首例风险合作碳驱服务取得突破
湖31—18井组二氧化碳驱见效3口井,累计控水增油393吨
7月1日,吐哈油田首例“风险共担”式二氧化碳气驱技术服务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首口创新式气驱风险合作湖31—18井组见效3口井,见效特征为控水增油,累计增油393吨。这标志着油田以“风险共担、技术共享”模式开展的创新风险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以增产效益挂钩的收益分配机制倒逼技术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为油田扭亏脱困与技术升级提供新样本。
创新机制破局技术转化瓶颈。面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技术和经济双重挑战,油田突破传统技术服务采购模式,与专业技术公司构建“风险共担、技术共享”战略合作机制。该模式打破常规,由技术方承担部分投资风险,油田开放地质数据资源,实现了技术、资金、数据、场地等要素的高效互补,让专业的企业发挥专业优势,避免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双方通过深度绑定形成技术攻关共同体。
吐哈油田首口创新式气驱风险合作井湖31—18井。 陈虹霖 摄
技术优化引领转型发展。为确保首井取得理想成效,三塘湖采油管理区与专业技术公司团队紧密协作,双方联合对注入参数进行反复优化,从多个维度严格把控现场安全与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建立了全方位、高精度的监测体系,重点对驱替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此次合作为推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三塘湖低渗透油藏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管理区实现稳产增产探索出了一条全新路径。
技术指标展现应用潜力。截至目前,湖31-18井注气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自3月22日正式注气以来,日注气量稳定保持在15-25吨,油压稳步上升至18.5兆帕,已累计注气1869吨。在注气驱替的作用下,试验区日产油量提升至11.5吨,增产以控含水为主,驱油效率提高,增油效果持续稳定。更为令人瞩目的是,该井每注入2.5吨二氧化碳,可置换出1吨油,驱油效率高于先导试验区的平均水平。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二氧化碳气驱技术在该井应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下一步,三塘湖管理区将以湖31—18井为样板,拓展合作领域,加速技术创新应用,助力油田在能源转型与高效开发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