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石油市场
来源:中国网
作者:闫昕霞
时间:2006-12-28
2007年经济信息绿皮书《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于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经济信息绿皮书指出,从短期来看,如果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有望出现稳中回落,将改变近几年来单边上扬的走势,初步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5~65美元左右波动。
近四年来,国际油价一步一个台阶,年均价格由2002年的20多美元爬上目前的60多美元的平台,每年以10美元左右的水平不断上升,持续时间之长、幅度之高前所未有。
而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地缘政治风险暂时缓和、供求关系的变化、美国石油库存比较充裕和发现大型新石油改善了石油供给预期、基金获利回吐大幅减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石油价格的小幅度下降。进入2007年,从短期来看,如果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有望出现稳中回落,将改变近几年来单边上扬的走势,初步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5~65美元左右波动。
原因在于:首先,在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减速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石油需求增量将减少。IMF秋季报告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4.9%,增速较2006年放慢0.2个百分点。
其次,在高油价和石油供给安全的压力下,近年来各国普遍调整能源政策,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这种政策的成效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第三,从实际价格来看,国际油价已经非常接近历史最高水平,WTI实际油价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每桶86美元左右,游资投机国际油市的风险已经非常大。
从长期来看,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可以接受的价位在每桶40美元左右。这是因为:一是目前的石油生产成本大大低于每桶40美元,这一价位石油生产国仍然有较为丰厚的利润可赚;二是这一价位不至于严重影响消费国的经济增长;三是对于相关替代能源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四是如果油价大大高于40美元,不仅会刺激石油行业增加石油供给量,而且会促使消费国提高能效、节约石油、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最终会减少石油需求,石油价格过高的话甚至不排除将来被替代而退出能源历史舞台的可能;五是在未来几十年内,石油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全球之用.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国际能源网 5分钟前
国际能源网 17分钟前
淮南市应急管理局 4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