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品油动态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真相和幻术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时间:2010-08-25

   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但是毫无进步,不知道发改委的这番表态的逐步是什么时候?以三大石油企业为主的垄断格局,事实上造成了国内油价和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严重不吻合。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国内油价“虚高”,甚至中国油价长期性高于美国,而且调价机制滞后。对此,相关部门自有其解释,比如中石化曾提供一份详尽的中美两国成品油价对比数据,力证国内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

  到底美国油价高,还是中国高,看用什么口径和标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就说,中国油价比美国高,首先就高在税收上。中国汽油税约是全美平均水平两倍。比如,所谓“国内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是指税前油价低于美国。除非中国消费者用油不用缴税,这样的计算标准,高税负的事实反倒被遮蔽了。

  还有一点,美国人感受不到,中国人却感受至深。过桥费、过路费、道路通行费、直辖市牛X费……多如牛毛。这些油外费用,也当计算在内。而在美国,油价差不多就是消费者全部支出。把这些计算在内,别说中石化、中石油,发改委都不敢再说我们的油价不高。

  当然,比照这些都没什么实际意义。根本上说,消费者用油,实际掏了多少钱才是硬道理。而这背后的关键就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被高度垄断,市场化举步维艰。不得不重复常识。根据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要由劳动时间、劳动成本决定。我国劳动力成本,应该比美国低很多,这个没有人敢辩驳吧。尽管原油多为进口,减除这部分的影响,中国的油价低于美国理应非常正常。而实际是,我们税前比人家低,税后反倒高得很。

  其实,本质上,大部分国家成品油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其价格高低,自有市场而定。而我们,成品油价格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价格制定机制却又不透明,具体成本消费者不得而知。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二巨头要不就哭穷,要不就抱怨,之后反正就是尽量自己不吃亏,让消费者和全体纳税人吃亏。打破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垄断格局,破除不合理的国家定价机制,让市场形成充分竞争。如此,民众才不会无端批评,油价的合理、公平、实惠才有保障。

特别声明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石油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