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藏工程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0-11-19
截至10月底,辽河欢喜岭采油厂应用自行研发的低电阻油藏识别技术,先后在齐2—13—11井区的4口老井实施试采,初期平均日产原油达到21吨,累计增油3万吨。目前正在积极研究部署新井。
欢喜岭采油厂厂长范英才说:“这标志着我们在寻找‘低、深、难、稠、小’等隐蔽储量上开辟出了新的领域。”
欢喜岭油田历经30多年的勘探开发,石油勘探程度达80.5%。在难以发现大的勘探开发场面的形势下,科技人员努力寻求老区勘探突破。针对欢喜岭油田沙三段普遍存在低电阻油藏的实际,一年前,他们开展了欢喜岭油田齐家地区沙三段低电阻油藏勘探潜力研究。通过一年多的研发,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低电阻油藏勘探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在寻找“低、深、难、稠、小”储量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据了解,低电阻油气藏成因复杂、类型多种多样,可形成于储层沉积、油气成藏、成岩作用和裸眼钻探的不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划分参数和标准,成因可归纳为地质成因和物理成因,物理成因又划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复合因素。经过研究攻关,他们找到了欢喜岭油田沙三段低电阻油层的成因,并多层次分析低电阻油气藏特点,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其勘探开发的研究思路和流程。科技人员应用油藏、录井、测井信息的紧密结合实现三位一体的研究方式来综合分析,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国际石油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石油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石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石油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